首爾歷史博物館攜手大學生舉辦《度過首爾之夏-以水為伴的首爾》大廳展。該展覽以7月2日至12日運營的《大學生預備策展人》項目的展覽企劃實習企劃案為基礎,并在博物館支援下開展。最終獲選的4組企劃案都是以夏季“溪邊沖涼”為主題,將首爾的游泳館和澡堂打造成為了夏季休閑空間。本次展覽以嶄新清涼的方式勾勒了從近代至今首爾市民“以水為伴”的日常生活風貌。在炎熱的夏季,每個人都可能體驗過一次“溪邊沖涼”,本次展覽旨在使游客以更加豐富多彩的方式理解“溪邊沖涼”的故事。連日酷暑,首爾歷史博物館邀您樂享清涼度夏的展覽時光。
展覽內容
溪邊沖涼中蘊含的時尚_與水一同沖洗的前近代性
近代以前的“溪邊沖涼”兼具游泳與洗澡的功能,直到開港后,在近代化洗禮下才逐漸被分為“游泳”和“洗澡”,前者以健康、健身為目的,后者則以保持個人衛生為重點。日本帝國主義把文明化要素之一的衛生放在首位,建設了公共浴池,并強調游泳是體育項目之一,為此建設了游泳館。追根溯源,“游泳”與“洗澡”其實來自同一個概念,即“玩水”,而在近代化影響下,二者逐漸分流,朝著不同方向發展。
溪邊沖涼成為日常_日常生活中的閑暇娛樂
在近代化過程中,游泳與洗澡以不同方式進行演變,光復后更是迎來了巨大變化與發展。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游泳被當作體育項目與教養課程,而后當國家開始致力于旅游開發時,游泳也開始普及。20世紀60年代的度假熱潮與80年代的公共浴池審批標準放寬后,游泳與洗澡變得更加貼近百姓的休閑生活。近來,游泳館和澡堂更是以復合方式成為了大型的日常綜合休閑場所。
2018首爾的戲水風景
與現在不同,以前沒有空調,去溪邊沖涼是人們避暑的最佳也是唯一的方法。再加上,首爾自古以來就被山上流淌而下的水流和蜿蜒流淌的漢江環繞。在本次展覽中,游客可以欣賞清溪川、三清洞、牛耳洞等地區過去與現在的各種戲水風景。同時還可以一覽已深入生活的戲水空間——浴池與漢江的嶄新變化。
展覽指南
時間:2018.07.24~32018.08.31
地址:首爾特別市 鐘路區 新門路2街 【首爾歷史博物館 大廳展覽室】
????? ??? ???2?【??????? ?????】
費用:免費
交通方式:地鐵5號線 光化門站(????) 7號出口
地圖信息:https://ditu.hanyouwang.com/datapoi/400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