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島海女文化申遺成功
![]() | ![]() |
韓國當地時間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通過決議,將韓國“濟州海女文化”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擁有悠久歷史的濟州海女成為了韓國第19個被列入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的項目。
據韓聯社報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于當地時間30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第11屆常會,批準韓國濟州海女文化(Culture of Jeju Haenyeo)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前韓國曾有18項文化遺產入選,宗廟祭禮及宗廟祭禮樂(2001年)、板索里(2003年)、江陵端午祭(2005年)、圓圈舞、男寺黨表演、靈山齋、濟州Chilmeori堂靈登巫術、處容舞(以上2009年)、傳統歌曲、大木匠、鷹獵(以上2010年)、傳統武術跆跟、傳統技藝走繩、韓山苧麻紡織工藝(以上2011年)、傳統民謠《阿里郎》(2012年)、越冬泡菜文化(2013)、農樂(2014年)、拔河(2015年)等。
教科文組織認為,濟州海女充分體現了地區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海女文化包括為了安全和豐漁舉行的祈禱儀式、老一輩海女向晚輩傳授的潛水技術和責任感,還有海女們共同勞作的凝聚心,同時有助于提高大眾對女性勞動重要性的認識。關鍵是濟州海女是以最自然、環保的方式在水下作業,對自然環境不會造成破壞。這些都是海女文化成功申遺的重要原因。
在韓國,海女是指潛入大海深處徒手捕撈海產品的女性。海女是韓國一個古老的職業,也是濟州一大特色文化。濟州海女可以不借助任何呼吸工具,只身潛入20米深的海底捕撈龍蝦、扇貝、海螺等海產品。她們在對海洋生態環境的適應過程中掌握了熟練的技巧,通過長時間作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知識。韓國延世大學教授趙韓惠貞稱,海女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非常值得現代人學習,海女精神應代代相傳。
上世紀50年代,濟州海女的數量一度達到了近3萬人,此后開始大幅減少。如今,濟州僅有不到5000名海女,且呈現高齡化趨勢。98.6%的濟州海女年齡都在50歲以上,有的甚至還超過了70歲。為了保護正在瀕臨消逝的海女文化,韓國政府從2007年開始推進濟州海女文化的申遺工作。
濟州海女文化申遺成功對韓國具有重要意義。韓國海洋大學國際海洋問題研究所教授安美貞表示,濟州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風景,還擁有獨特的文化;海女申遺成功將推動濟州島成為“世界生態文化之島”。
12月可以免費參觀濟州島海女博物館!
![]() | ![]() |
為了慶祝濟州島海女文化成功被載入非物質文化遺產,12月1日至31日之間,濟州島海女博物館將免費開放。
博物館詳細介紹詳戳:濟州島海女博物館介紹
圖片來自:YONHAP NEWS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