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游客已經“強大”到讓“十一”國慶成為一個世界節日。
“這幾天真是中國游客日,我們還是下周再來吧。”韓國首爾樂天商場,一名本地消費者看到排著長隊的中國游客后做出了這樣一個“識趣”的選擇。
在一些韓國商場,商家甚至拉出慶祝中國國慶的橫幅,成為景點中的景點,亦是中國游客席卷全球的縮影。不獨是這個東亞近鄰,美國和泰國也借助兩部賣座電影的東風吸金中國游客。世界旅游組織數據顯示,作為客源增長最快的市場,中國自2012年起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旅游消費國。
撬動旅游市場的是經濟杠桿,境外游的火熱部分來自境內游的溢出效應,而這又與中國經濟的回暖有關。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來的報告中分析,在中國經濟三季度增速有望回升至7.9%(二季度為7.5%)的背景下,就業穩定以及工資水平的穩步上升是今年國慶旅游市場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9年以來,中國游客的境外游數量正在以千萬級的數量增長,2012年,這一數量超過8000萬。官方數據顯示,預計未來5年,中國出境旅游將超過4億人次。
中國游客大有取代日本游客之勢,成為韓國旅游業的最大金主。據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和韓國觀光公社的數據,僅“十一”長假期間,就有超過15萬名中國游客到訪韓國,增幅達到20%,去年這一數字還“只有”12.5萬人次。
為了吸引中國游客,今年韓國主要旅游景點和各大商場使出了渾身解數,打響了“中國國慶促銷戰”,隨處可見迎接中國游客的標語,比如“刷銀聯卡折上折”。韓國化妝品是中國游客最喜歡的商品之一,有些商家為了迎合中國人的口味,特別推出國慶特別禮盒。
本報記者在“十一”期間走訪了幾處“熱點地區”,明洞、東大門、樂天免稅店、東和免稅店、景福宮等地幾乎全部被中國游客“占領”。其中,東大門已經成為中國游客著名的服裝“掃貨”商圈。
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主任研究員、中國問題研究室主任韓載振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受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韓國經濟增長持續低迷,雖然韓國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但是經濟復蘇不如預期,內需增長乏力。
韓載振稱,最近韓國旅游業收支一直處于逆差狀態,但是消費能力超強的中國游客為韓國經濟注入了新鮮血液,刺激了韓國旅游市場的活力。中國經濟的持續回暖對整個亞洲甚至全球經濟都起到推動作用。
在首爾各大免稅店里,幾乎所有的品牌專柜里都有一名甚至是多名能夠說中文的導購人員,而在韓國著名的購物街——明洞街上,本報記者發現,每隔幾十米就可以看見一名身上掛著印有“中文翻譯”字樣彩帶的年輕人,這是首爾市政府專門為中國游客提供的免費翻譯服務。(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