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全羅監營
朝鮮王朝時期掌管各道行政事務的機構。 這相當于今天的道廳(行政)。監營的業務有道內的行政事務、民生苦衷、農漁業懸案、經濟商業懸案、治安問題、民、刑事審判等法務、軍務等,監營內的官員和各道下屬郡縣首領在觀察使的命令和指示下履行職責。 另外,還起到管理監督各道下屬郡縣首領的作用,對有違法事實或被判定為貪官污吏的首領,可以根據工資職務代理受到處罰。 | ![]() |
歷史全羅監營
1895年原有的8道制改編為23部制,更名為"府廳",第二年(1896年)重新改編為13道制,更名為"道觀察部",1910年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時期更名為現在的"道廳",并延續至今。 經過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時期和近代化,大多數監營建筑被毀或毀。 首爾的京畿監營和海州的黃海監營干脆完全被拆除,剩下的除了最大的建筑宣化堂和澄城閣兩處之外,其余幾乎全部被拆除。 全州的全羅監營和平壤的平安監營在韓國戰爭期間完全被燒毀于一旦。 但是最近,隨著各地方自治團體推進監營復原工作,也出現了恢復舊貌的監營。 復原最好的地方是原州的江原監營,全州的全羅監營已經復原完畢,尚州的慶尚監營正在推進復原工作。 公州的忠清監營將剩下的建筑物遷移到其他地方,建造了"監營公園",正門復原到原位置,用作公州師大附中高中的正門。 大邱的慶尚監營大部分建筑物消失,只有宣化堂和澄城閣留在原位置,實現了公園化。 鐘路區的京畿道監營是朝鮮時代監營中規模最大、最華麗的地方,通過繪畫可以完美掌握建筑物的布局和監營規模,由于現在道路和建筑物都填滿了,所以無法復原。 位于黃海道海州的黃海監營、平壤的平安監營最終未能復原,目前已不復存在。 位于咸興的咸鏡監營目前只剩下宣化堂和澄清閣。 |
景點介紹全羅監營
全羅監營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建筑: 宣化堂 : 從二品觀察員的業務空間 燕申堂 : 觀察員的辦公空間 觀鳳閣 : 監營內樓閣(休息空間) 內衙 : 觀察者家庭的生活空間 布政門: 監營正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