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民俗博物館 國立民俗博物館位于景福宮內,每年接待游客超過200余萬人次,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生活文化博物館。這里每年舉辦四次以上的企劃?特別展,還舉行民俗表演,吸引了大批學習、喜愛韓國文化的外國游客來這里參觀游覽。 | ![]() |
博物館介紹 |
![]() | 歷史介紹 國立民俗博物館的前身是國立中央博物館(1945年成立),直到1993年才更名為國立民俗博物館重新掛牌。博物館方面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搜集了大量有關韓民族傳統文化的資料,以舉行各種展覽、報告、演講會等形式向國內外游客開放。不僅如此,這里還有韓國博物館中最豐富多彩的講座、教育活動,使她成為一個文化和交流的空間。 |
空間介紹 國立民俗博物館按照地區、性能、時代以及種類展示古時人們的生活面貌。館內共收藏文物2萬余件,其中參展的有4千余件,一層的中央大廳常年舉辦傳統文化民俗特別展。博物館由地下一層、地上四層以及頂樓組成。地下一層是保管資料的水漿庫,一層是中央大廳和3個常設展廳以及講堂,二層是行政辦公室,三層是閱覽室。 | ![]() |
第一展覽館——韓民族生活史 第一展廳是韓民族生活展館,主要展示史前時代至朝鮮時代(1392~1910)各個時期人們的生活歷史,向人們展示各個時代的文化特征和文物的差異,并展示各個時期的陶瓷、農具以及印刷品等。 韓民族生活史館集中展有從史前時代到現代社會典型的韓國生活史資料,全面反映了韓國人的歷史和文化。從第一部到第四部,按年代完整反映了古代韓國人的生活百態和各時期韓國人長相的變化。 |
![]() | ![]() |
![]() | ![]() | ![]() |
第三展覽館——韓國人的一生 這里集中展示了朝鮮時代(1392-1910)兩班士大夫家庭中一個人從出生到死去所經歷的主要歷程。 | ![]() |
朝鮮時代,儒教思想盛行,人們把傳宗接代看得非常重,所以從孩子出生前就盼望兒子的降生。出生后,大人們會大擺百日宴和周歲宴,祝賀孩子平安長大。長大后,男子通過國家考試去做官,女子作為家里的女主人,掌管日常起居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義務。人死后,家人會通過“三年喪”的喪禮來克服失去親人的痛苦。人們把逝去的祖先供奉在祠堂里,舉行祭祀,祈求子孫后代繁榮昌盛,家族和睦。 |
![]() | ![]() | ![]() |
室外展館 博物館院內,有一個完整再現70年代韓國街道的場地。這里按當時的風格修建了茶館、理發店、漫畫書店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所,游客置身其中,有恍若隔世之感。游客可以在這里與韓國現代的道路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韓國發展速度是如何之快。外國游客來這里,與自己國家70年代時候的情景進行比較,也可大大提升游覽的樂趣。 | ![]() |
博物館的室外陳列著濟州島的石老人、水碓、石碓、瓜棚等民俗景觀,在室外散步游覽,又是另一番天地。 |
![]() | ![]() | ![]() |
![]() | 學習傳統工藝 國立民俗博物館安排有豐富多彩的各種講座和教育活動,使來這里的游客不單單能進行民俗游覽,還能夠親身體驗。活動安排豐富多樣,有學習傳統韓國結和工藝的簡單講座,也有培養博物館專業人才的專家課程。 |
![]() | 民俗表演 國立民俗博物館每個周末都會上演韓國傳統的民俗表演,向國內外游客生動形象地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使人們更容易了解傳統文化。表演分兩種——每周六舉行的常設表演,以及只在春天和秋天進行的“周日開放民俗舞臺”。 周六常設表演:1~12月每周六下午3點 周日開放民俗舞臺:春、秋舉行(4~6月, 9~10月),每周日下午2點 |
![]() | ![]() |
溫馨提示 |
![]() | 開放時間 03~10月 09:00~18:00 (到17:00入場) 11~02月 09:00 ~ 17:00 (到16:00入場) ※ 5~8月周六及公休日 09:00 ~ 19:00 (到18:00入場) |
相關費用 免費觀覽。景福宮收費(門票可在景福宮售票處購買) | ![]() |
![]() | 交通方式 從地鐵3號線景福宮站5號出口或安國站1號出口出來,或從5號線光化門站2號出口出來即可。 |
附近景點 周邊有光化門、景福宮、三清洞、韓國歷史博物館(新建的)等景點,有興趣的話可以一塊逛一下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