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前兩日的“平靜”,今日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公開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字就像一枚炸彈一般炸進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
截至今日零時,韓國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比昨日零時增加了441例,這是自今年3月7日大邱·慶北爆發新天地危機以來確診病例增加得最多的一次,也是8月韓國疫情復發以來第一次超過400大關!
圖片來源:NAVER
在這441例確診病例中有434例是地區社會感染病例,另外7例爲海外流入病例。
在地區社會感染病例中,首爾154例、京畿道100例、仁川59例、光州39例、忠南15例、江原道14例、全南13例、大邱12例、慶南8例、釜山8例、慶北3例、大田3例、全北2例、蔚山2例、濟州島1例、忠北1例。
顯然,此次新冠疫情的復發已經以首爾·京幾爲中心迅速地擴散到了全韓,尤其是仁川與光州,確診病例數劇增。
圖片來源:NAVER
作爲韓國的首都,首爾是當一不二的經濟重心和人口中心。
韓國有2千600萬人口都居住在這小小的首爾圈中,佔據了整體人口的一半。而在另一半居住在首爾圈以外的人口中,還有部分每天因爲學習或工作需要往返於首爾與地方。
在這樣一個人口密集的城市,一旦出現了確診患者,便極有可能會發展成集體感染,其傳播速度之快,傳播範圍之廣可見一斑。此次以首爾城北區愛第一教會爲中心復發的新冠疫情集體感染就是最貼切的例子。
圖片來源:NAVER
首爾圈的人口密度高、流動性大,再加上作爲集體感染中心的愛第一教會教徒不積極配合防疫,難怪這疫情一復發便沒完沒了。
每當出現下降趨勢,我們以爲疫情要被控制住了的時候,第二天的數字定會給我們當頭棒喝。
自本月23日起,韓國全國範圍內保持社會距離措施提升至了第二階段。
在第二階段措施下,韓國禁止室內50人以上、室外100人以上的聚會等,並中斷了高危險設施(KTV、網吧等)的營業。
大家都知道,保持社會距離是最簡單、最有效的防止新冠疫情迅速擴散的方法。可目前的情況是,即使韓國已經將保持社會距離措施提升至第二階段,但日增病例數據並沒有下降,這就更加深了人們的擔憂。
也許這時你們會發出疑問:第二階段不管用,那韓國爲何不立刻將保持社會距離措施上升至第三階段呢?
首先,因爲韓國放棄不了經濟。
圖片來源:NAVER
一旦保持社會距離措施上升至第三階段,那麼就相當於封城狀態。不僅僅是飯店商場等全部停業,各大公司、工廠幾乎都要處於停滯狀態,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被迫停止,國家經濟停滯不前,甚至因爲巨大的醫療支出還要遭受打擊。
即使是在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沒有受到過分影響的情況下,韓國銀行都預測韓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爲-1.3%,將會出現22年來的首次逆向增長。
要知道,韓國上一次經濟增長率逆增長是發生在1998年經濟危機時,而今年,又因爲新冠疫情的衝擊再次出現了逆增長勢頭。如果在不久的將來,韓國真的將保持社會距離措施上升至第三階段,那麼今年逆增長的數值更是會大幅下跌。
圖片來源:NAVER
所以對於韓國來說,如果不是出現最壞的情況,韓國將保持社會距離措施上升至第三階段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韓國的國家性質與我國不同,人民追求“自由”。
雖然每一次出現集體感染事例韓國人都和我們一樣,責怪感染的人沒有做好防疫措施,沒有保持社會距離,但是平心而論,韓國整體的防疫意識都沒有很高。
他們沉浸在新冠疫情初次爆發時成功的“K-防疫”當中,以爲新冠肺炎永遠都不會傳染到自己身上,所以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
圖片來源:NAVER
甚至在此次疫情復發之前,很多人都摘下了口罩,該集會集會,該聚餐聚餐......
連戴口罩、保持距離都是限制自由,那麼如果政府不讓出門的話,豈不更要鬧翻了天,沒準更要引發一場新的大規模集會抗議。
所以說,韓國的防疫之路真的很難!
如今已經步入秋天,秋季流行感冒也很快會捲土重來,到時候流感加病毒,又會給韓國的醫療系統帶來很大壓力,何況還有一幫專業醫師罷工了......
圖片來源:NAVER
今年的這場疫情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是一場災難,沒有哪個國家能逃脫其影響,這一點我們應該都心知肚明。
抗疫必定是場持久戰,世衛組織也曾說過,“防疫”將成爲我們的日常,這種狀態甚至要持續到明年。
如果我們現在就急於恢復疫情之前的生活的話,只會給自己、給周圍的人帶來不便,甚至會影響整個城市、整個國家的抗疫進程。
所以,韓國加油,我們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