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駐華大使館推出“舌尖上的韓國”系列,介紹“部隊火鍋”的作法:加入火腿腸、午餐肉和蔬菜,再加入拉麪、泡菜和芝士,稱雪天吃超幸福。網友看後排隊吐槽:“流下了同情的淚水…”;“這不就是煮方便麪?所以舌尖上的韓國就是變著花樣推薦辣白菜嗎?”;“拍《舌尖上的韓國》,一集就夠了,片長五分鐘,內容就是蘿蔔泡菜,白菜泡菜,蘿蔔白菜泡菜,名字還給你改了,叫《泡菜罐裏的思密達》!”
除了部隊火鍋,韓國還有許多種類的火鍋,那麼這些火鍋都長什麼樣?“泡菜罐裏的思密達”是不是依舊佔領著“舌尖上的韓國”的多半江山呢?
神仙爐的外形非常像我們國家的炭燒火鍋,據說屬於韓國的貴族食物。
神仙爐是朝鮮族頗具民族特色的料理,深受消費者的歡迎。這種神仙爐造型像中國的火鍋,但卻不是顧客邊涮邊吃,而是將肉、海蔘、蝦、山菜、野果等分別烹飪成煎、生拌、丸子等各種食品事先放入鍋內,加熱後食用。
韓國的泡菜火鍋有多個版本,比較主流的有兩種。
第一種:鍋底:韓國泡菜約1公斤x 3包、豆腐、豆皮、香菇、蕃茄、白蘿蔔芥花油、天然蔬菜粉等……
依喜好放入配料,如豬肉片、牛肉片、茼蒿、白菜、粉絲及各式火鍋料,煮熟後即可食用!這種泡菜火鍋可以當作一般湯食料理(例如泡菜拉麪)配菜下飯相當可口。
第二種:
鍋底鋪入大白菜,加入泡菜(帶湯汁)、高湯、豆腐、蟹角、番茄,煮滾後再陸續放入其他食材即可;
這種泡菜火鍋中涮煮的食材可以蘸醬吃,和我們中國的火鍋有些類似(比如辣椒粉、蒜泥、白醋、糖、醬油、蔥花等等)。
剩下的鍋底可加入白飯,煮成泡菜飯。
韓式牛肉麪火鍋的吃法就跟我們煮麪條差不多。主要組成有海鮮湯、烏冬面、牛肉、蔬菜和各種小料。湯底是一鍋海鮮湯,主要用牛肉湯兌韓式燒酒熬成的,大約需要4-5個小時,再加上各種祕製的料熬半個小時即可。等湯煮開以後,先放烏冬面,因爲這種面比較筋道,而且越煮越好吃。4-5分鐘後,再放牛肉和蔬菜(金針菇、平菇、青椒、蔥等),最後放蒜末、白胡椒面、韓國辣椒麪和白芝麻等四種調料,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用量。十分鐘之後,就可以關火吃麪了。
部隊火鍋是韓國一種火鍋,源於韓戰時期。由於物資短缺,在議政府美軍基地附近的居民以剩餘的香腸、火腿,加入辛辣的苦椒醬 (一種辣的湯)作底,以解無肉之苦。現代的部隊鍋常加入方便麪。
韓國的銅盤烤肉火鍋主要原料爲醃好的肉片、大白菜、豆腐、金針菇等。
值得一提的烤肉的銅盤,它的造型很有意思,像一頂帽子。銅盤的形狀是半扁球形、向上凸起的,突起部分刷上奶油用來,下層放入大白菜、豆腐及高湯用來製作火鍋。一邊烤肉,一邊品嚐盛接了肉汁的火鍋,等於一鍋兩吃。
石頭火鍋的主要原料有牛肉片、大白菜、洋蔥、蔥、菇類、草蝦、白芝麻、豆腐、麻油、辣椒粉、高湯等。
以韓國特有的黑色石頭做成鍋具,淺底的黑色石鍋保溫性佳、能吸油脂,而且質地粗、細孔多,會吸收食物湯料的精華,煮愈久愈鮮美,適合烹調需久煮慢熬的火鍋料理。除了鍋具與衆不同,石頭火鍋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部分食材要先經過炒香的程序,將肉片、洋蔥、白菜、香菇、蔥段放入熱了的石鍋內,加料拌炒,再注入高湯熬煮其他食材,嚐起來口味雖重卻不油膩,還有濃濃的香甜味。
經過一番調查,我們可以發現,韓國美食的最大特點正是萬變不離其宗。區區一個火鍋就能有如此多的做法和吃法,實在不得不佩服。不過再仔細看看,這麼多種火鍋的原材料卻仍是那麼可憐的幾種,泡菜就不用說了,豆腐、金針菇、泡麪似乎成了火鍋好伴侶,幾乎每種火鍋都離不開它們的存在。再看看其他的特色,可以說,韓國火鍋變的是鍋具,變的是口味,不變的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