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忠祠是忠武公李舜臣將軍婚後生活過的古宅和紀念他的祠堂。是韓國中小學生所必須按參觀的文化遺址之一。
李舜臣(???)簡介:
1545年4月28日-1598年12月16日,字汝諧,號德水,朝鮮京畿開豐(今開城)人, 李氏朝鮮時期名將,諡號忠武,死後追封領議政。李舜臣將軍曾在壬辰倭亂中以海軍司令官的身份擊退了日本軍,因此被奉爲拯救朝鮮半島的偉大民族英雄。 | |  |
位於芳華山腳下的祠堂建於1706年(肅宗32年),1707年,肅宗命名爲顯忠祠。顯忠祠佔地50多萬平方米,包括本殿,舊本殿,古宅,靶場和陳列著有關李舜臣將軍的歷史資料和遺物的紀念館。自1945年光復後,每逢4月28日(李舜臣將軍的誕辰)顯忠祠都要舉行祭祀活動。從1966年到1974年,按已故樸正熙總統的指示,開展了“聖域化”工作,使得顯忠祠祭祀活動的規模越發壯大。

顯忠祠紀念館裏存放著關於李舜臣將軍的歷史資料、他曾在壬辰倭亂時使用過的武器實物,以及皇帝賜予他的都督印、令牌和斬刀等賜品的複製件。
紀念館分爲地上一層和地下一層,地上是有關於壬辰倭亂海戰的第一展覽室和關於李舜臣將軍生平的第二展覽室。 | |  |
下左圖爲李舜臣將軍爲防範日本進攻而製造的龜船,憑藉龜船,將軍率領軍隊在海戰中百戰百勝,堅定了戰爭的勝利。展覽館的牆上懸掛著畫著將軍生平的圖畫,包括通過武官選拔考試進入仕途,到鑑定將軍民族英雄地位的壬辰海戰,向參觀者展示了將軍完整的一生。顯忠祠是韓國中小學生一定會去參觀的地點之一,除了各個小學、中學組織的集體參觀學習外,節假日也不乏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這裏。
這裏是李舜臣將軍婚後受岳父之傳並生活過的古宅,房屋的後面還有家廟,直到現在,每逢將軍的忌日,都要在這裏進行祭拜。在古宅不遠處,有李舜臣將軍和家人曾經使用的忠武井,井水清澈見底,可供飲用。
古宅的另一側是李舜臣將軍每日練習射箭的地方,每年的三月到十一月中,靶場在下午兩點鐘到四點鐘對外開放,遊覽者可以站在將軍曾經射箭的地方,射出自己的一箭。
旌閭是指古時出現忠臣或孝子時要立門於村口,然後在上面掛上帝王欽賜的匾額。在這裏,掛著李舜臣將軍和他的四位後孫的匾額。
顯忠祠建於芳華山腳下,依山傍水,綠樹成蔭。這裏有廣闊平坦的草地,生長百年的古樹,也有成片的樹林。這裏種植著衆多的植物,每年春季,百花齊放也不失爲一個賞花的好地方。
池塘裏生活著數以萬計的個頭碩大的鯉魚,只要投入魚食就會爭先恐後的游到觀光客的面前,在池塘旁邊,可以用五百塊韓元從機器裏買到餵食鯉魚的魚食。
在進入大門之後右邊的信息亭裏,可以領到免費的遊覽地圖,如果門外沒有中文版的地圖,可以跟信息亭的值班人員示意。
周邊景點導覽:

在忠清南道天安汽車站或天安火車站乘坐900路, 910路, 920路汽車,或開往顯忠祠的汽車,在終點站下車 (每班車大約每隔十分鐘或十五分鐘)。
在忠清南道溫陽汽車站乘坐900路,910路,920路汽車,或開往顯忠祠的汽車,在終點站下車( 每班車大約間隔十分鐘或十五分鐘)。 | |  |
韓遊網實習記者:房文蓉
|